三峡悬棺(古代丧葬民俗遗迹)

悬棺,在三峡一带,因为地域不同,有的又叫做船棺、岩棺。瞿塘峡的棺木峡、风箱峡,大宁河巴雾峡、滴翠峡,大宁河上游巫溪县境内的荆竹坝,西陵峡中的兵书宝剑峡,九畹溪等地都有悬棺。“船棺葬”是巴族的独特风俗。对古人实行悬棺葬还有数种解释:一说是借音“高棺”(高官)以保佑子孙后代富贵;二说是为了保护先人的尸体,不让人兽侵犯;还有一种说法是濮人子孙为了尽孝,(在父母亡故后)“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

三峡悬棺(古代丧葬民俗遗迹)

简介

在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和重庆巫山大宁河小三峡悬崖峭壁之上,有无数具悬棺,有单棺,有群棺,有的似木船,有的似风箱……。过去,这里流传着:“三峡大宁河,岩上有棺材,金银千千万,舍命难得来!”棺材内到底有没有金银,棺木是怎样搁置上去的,无人知晓,成为千古之谜。在今天,三峡悬棺之谜,已经被揭开!

经实地考察,大小三峡悬棺搁置分为二种:一是将棺木置于距地面一定高度(大都在数十米以上)的天然洞穴之中。二是在悬崖峭壁上凿一洞穴或数个洞穴,将棺木置于所凿洞穴中。1979年,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林向先生从大宁河上游的荆竹坝岩壁悬棺群中取下一具悬棺,据考证是我国古代巴国时候的木悬棺,距今已两千多年,仍未腐烂。

棺木长2.1米,由一段木质细腻、防水性强、不易腐烂的楠木制作而成:把楠木剖成两半,将中间挖空,棺盖呈半月形,棺盖和棺底结合处为子母扣套,未用钉铆,扣套严合,浑为一体。悬棺洞穴选在日照短(每天约一个时辰——2小时)的峡江绝壁之上,岩穴倾斜度为20度,不积水,通风、避雨、干燥,人迹罕至,古保存至今,完好无损。棺内有两具尸骨,一具是十三四岁的男孩,一具是十五六岁的女孩。女孩尸骨后脑骨有钝器击伤的痕迹,由此推论此棺男孩是有权有势的富贵之子,女孩是陪葬的。其殉葬品是铜带钩、铜镯(此棺现存展于四川巫山大宁河小三峡琵琶洲上的巫山县文物展览馆内)。1971年,三子(驼子、跛子、秃子)瞿塘探宝,从夔峡绝壁上取下一酷似风箱的悬棺,棺内并无什么金银珠宝,只有巴国时的铜器、土陶之类。文化大革命中,红卫兵破“四旧”,冒险从四川巫山大宁河小三峡龙门峡中的古文悬崖峭壁上掀下一悬棺,棺内除尸骨以外,只有一包茶叶和书籍。除此之外,从其它悬棺中发现的殉葬品还有史料、麻布、药物之类。

在五六十年代发掘的瞿塘峡口南岸四川巫山县大溪(系母系氏族后期遗址)墓葬群中,死者有枕石斧、石锄的,有戴玉块、玉环、耳坠、蚌圈、蚌环、骨锣装饰品的。更有奇者,头下枕的是鱼,嘴里衔的是鱼,两手握的是鱼,身体两侧放的是鱼。看其葬品,便知其人(包括职业、地位、富有程度)。由此不难看出:枕石斧、石锄的是农夫;戴玉块、玉环、耳坠、蚌圈、蚌环、骨锣的是富贵之女;头下枕鱼、嘴里衔鱼、手里握鱼、身边放鱼的是渔夫。在四川巫山大宁河小三峡滴翠峡有一船棺,不难看出死者生前是打鱼为生的,其殉葬品不外乎是鱼网、鱼钩之类。想必是:在世有福阴有福,九泉之下恋人间。

那悬棺是怎样搁置上去的呢?据考证,方法有三:一是据史料载,古时前辈老人死后,后人“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肋凿龛以葬之,自山下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尽孝”。二是沿岩壁修道凿穴,将死者葬于洞穴,葬后怕人盗墓或损坏,将其通道毁掉。三是从山脚用木搭架,采用滑轮升降方式,将棺木置于洞穴中,葬后将木架撤掉。

历史

利川民俗专家谭宗派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三峡悬棺的研究。数十年来,他先后走遍巴东、利川、奉节、巫山等地,对当地的悬棺进行考察和了解,并撰写了大量的文字资料。通过研究认为,悬棺大多是春秋战国时代的遗迹。那时,由于战争频繁,民不聊生,古人就选择了高不可攀的悬崖峭壁作为葬身之处,当时的人坚信:"弥高者以为至孝,高葬者必有好报",棺椁放置在几乎与水面垂直的天然岩洞中,以示趋吉和尽孝之意。

成因

主要有三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凿路将棺材搬上去然后再将路毁掉;第二种认为是趁涨水时将棺材送上去;最后一种观点,用木制绞车、绳索、定向滑轮等工具,把棺材吊进去。

表现方式

悬棺葬的表现方式经专家归纳有七种类型:一是“木桩架壑式”,将棺木一头置于天然岩洞或者岩石裂隙之中,另一头则架于绝壁的木桩之上。二是“天然洞式”,将天然洞稍加修整或填平,然后置棺其内。三是“人工开凿横式”,人工在临江的崖壁之上开凿长方形横龛,大小宽窄以容一具或两具棺木为宜。四是“人工开凿方式”,在临江崖壁上开凿宽1至1.5米的方洞或者利用天然洞加工成方洞,置棺其内。五是“悬崖木桩式”,在临江崖壁上开凿横向2至3个小方孔、嵌入木桩,然后置棺其上。六是“崖礅式”,在临江悬崖峭壁上有突出或凹下的岩石,因其厚重而又平坦,稳度大,或称“岩礅”或“岩缝”,将棺木置入其内。七是“岩缘式”,在海边陡峭的崖壁上找有突出的狭窄岩缘,形成天然平台,置棺其上。

悬棺文化

谭宗派认为,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和不同地区,人们的丧葬有过不同形式。大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巴人聚居的峡江地区就已出现悬棺这一丧葬形式。“弥高者为贵”,古代巴人认为对死者安葬得越高,越能体现对死者的孝敬,并且可以在今后的时间里不需要再行祭奠。于是将死者的尸骨置于木匣内,或将尸体置于棺材内,安放在高处。

相反,有人认为悬棺葬正是落土葬习俗的自然发展,具体而言,它与新石器时代的土葬墓有密切关系。当时我国的土葬墓遍及全国,包括文献记载的悬棺葬地区和考古发现的悬棺葬地区。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已经出现洞室墓和独木舟船棺的萌芽。悬棺岩洞墓的出现,实质上是把深入地下的洞室及其棺木抬升到高岩洞的变化。

也有人认为施行悬棺葬是“孝道”的表现或是为了追求吉利。把高山险峰、崇山峻岭视为生活的依托,或因其难以接近、难以触及而产生神秘感,进而把它作为神灵所居或通天之路加以顶礼膜拜,所以他们便把死者的灵柩置于高山峻岭的崖之间。

悬棺和栈道

在瞿塘峡北岸一处黄褐色悬崖上,有几个竖立的洞穴,约宽半公尺,从前里面置有长方形的东西,从远处看去,形状象风箱,所以被称为风箱峡。那些风箱是战国时代遗留的悬棺,共发现九副,棺中有青铜剑和人骨,现在悬棺已坠毁,洞穴仍存。南岸粉壁崖上多古人题咏石刻,篆隶楷行,造诣各殊,刻艺精湛。

古栈道遗迹是岩壁上依次排列的无数石孔,石孔一般距水面30米左右,深约一尺,孔距在四至六尺之间,多数地段为上下两排。古时,在石孔上插入根六寸木棍,然后在木棍之间铺上木板,这就是大宁河的栈道。人们就在木板上行走并运送物资。对游人来说,悬棺和栈道都是带有神奇色彩,游人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栈道之迷”作出解释。

悬棺之谜

三峡大峡谷峭壁是历史回音壁,三峡大峡谷的悬岩是一排排悬念与悬案。在绝壁悬岩之上,悬藏着迄今难以解读的千古之谜——悬棺葬。它构成一道风景,一派人文奇观,反映了古代三峡民族一种奇特的葬俗,更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在三峡悬岩峭壁、湍流险水之间,布有许多洞穴,因为原始人类曾经历过“穴居”时代,不少洞穴中都留存有古人类的遗迹,因而许多洞穴都披上了神密的面纱。故有旧诗云:“夷陵多名山,夷山多名洞。”如瞿塘峡中的“黄金洞”,传说就极为神秘。1958年,白盐山白龙洞村民杨文平用粗绳和爪钩冒险探洞,获得一柄柳叶形巴式青铜剑而归。已故的研究巴蜀文化的著名学者童恩正先生据此创作了小说和电影剧本《古峡迷雾》,叙述楚灭巴国时巴王逃到黄金洞后神秘失踪的传奇故事,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1996年,由中国、英国、爱尔兰三国组成的探险队成功地进入了传说神秘的黄金洞,但他们在洞中所见到的只是一堆白骨、散乱的木屑,以及洞壁上模糊不清的文字和绘画。是何年何人所留?仍是一串难解之迷。而在这些神密的洞穴中,最为神密的还是名传遐迩的洞中悬棺。

三峡悬棺溯源考

三峡悬棺信息,最初来自古籍载述与民间传说。据学者考查:“悬棺”一词最早来自公元6世纪《太平御览》卷四七《武夷山》条,肖子开《建安记》引南朝·梁陈间人顾野王(公元519-581)谓福建武夷山,乃“地仙之宅,半岩有悬棺数千。”1948年著名民族学家芮逸夫在《僚为仡佬试考》一文中,首次把“悬棺葬”作为专有名词提出。之后,“悬棺葬”一词逐渐为众多学者接受。长期致力于岩葬研究的学者陈明芳,对“悬棺葬”作了这样的界定:“悬棺葬是崖葬中将殓尸棺木高置于临江面海,倚山傍水的悬崖峭壁之上的一种葬俗。”

三峡崖葬的历史最早记载至少要上推至南北朝时期。《水经注》载云:“江之左岸,绝崖壁立数百丈,飞鸟所不能栖。有一火烬,插在崖间,远见可长数尺。父老传言,昔洪水之时,人蒲(泊)舟崖侧,以余烬插之岩侧,至今犹存,故先后相承,谓之插灶也。”“插灶”就是悬棺。古人不识悬棺庐山真面目,往往把它想象为“插灶”……试想烧过的“火烬”(类似木炭)何以能永远插在崖间?而且其形“长数尺”,这不是棺木又是什么?进入唐代后人们始认识发现三峡绝壁上悬藏之物为悬棺。唐代将军王果路过三峡时也发现了悬棺,古籍多有记载。

《太平御览》559卷载:“《神怪志》曰:王果经三峡,见石壁有物悬之如棺,使取之,乃一棺也,发之骸骨存焉。”北宋·邵伯温《闻见后录》载云:“三峡中石壁千万仞,飞鸟悬猿不可及之处,有洞穴,累棺椁,或大或小,历历可数,峡中人谓之仙人棺椁云。”苏轼《出峡》诗中有云:“忽惊巫峡尾,岩腹有穿圹,仰望天苍苍,石室开南向……铁楯横半空,俯瞰不计丈。古人谁架构?下有不测浪,石窦见天釐,瓦棺悲古葬。”诗中所描述的当是铁棺峡中之悬棺。明清以来的地方志亦多有三峡悬棺的记载。这些记载,描绘出人们对悬棺逐步认识的过程。

当我们解读峡江两岸的景点时,也会惊奇地发现:许多景点的名称都与悬棺有关,或者说直接出自悬棺。如:兵书匣。明·正德《夔州府志》载:“兵书匣,在瞿塘峡半,远视若露一匣,高悬不能至。”曹学全《蜀中名胜记》亦载:“赤岬山,岩穴中露一匣,甚高不可升,相传乃古兵书匣。”

风箱峡。清光绪《奉节县志》载:“风箱峡,在瞿塘峡中赤岬山下,崖穴间高不可升,相传鲁班之风箱也。”清·许瓒《东还纪程》载:“夔门时有风箱峡者,数仞绝壁中迭置木匣,如风箱甚多,仰望色如朽木,较棺形则小,其景象颇相类也。”清光绪《巫山县志》载:“风箱峡在旧大昌县境,悬壁之上垒垒,形类风箱或类棺。”“鲁班岩,治东十五里,上有斧凿风箱形迹。”

兵书宝剑峡。清嘉庆《归州志》载:“兵书峡,州东二十里,一名铁棺,灵迹在白狗峡东。”清·王世正《蜀道驿程记》载云:“过兵书峡,峡半石壁有洞,中有石,形如卷,俗谓武候兵书。”明代文学家何景明据三峡民间传说写了一首诗:“空岩一卷书,绿苔字应灭。志决功不成,千载有余烈。”

龙船河。清光绪《巴东县志》载:“西襄溪,两岸壁立千寻,有敞艇在石罅间,去水约半里许,望之舷艄可辨。”西襄溪位于长江北岸,溪水与长江汇合处石壁间有悬棺如船,民间逐称之为龙船河。

箱子岩。清同治《宜昌府志》载:“雾渡河箱子岩。去宜昌城北三十里,相传有避乱岩上,有木箱至今不朽。”

从上述有关三峡悬棺葬的历史记载里,我们可以看出,三峡地区悬棺葬遗存历史久远,古籍中所见的载述年代最早的距今约1500余年,但由于古人科技水平有限,对三峡悬棺的发现与认识曾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并衍生附会出了种种神话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三峡地区悬棺葬的分布状态

据目前已知的情况来看,中国悬棺葬的地理分布几乎全部集中在南方,主要分布在福建、江西、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以及台湾等11省市境内河流两岸的峡谷之中。三峡地区的悬棺葬是按自然地理组合的一个特定区域,也是中国南方悬棺葬中文化蕴藏最为丰富、最具民族学研究价值的悬棺葬区之一。与长江三峡工程兴建后形成的大库区不同,三峡悬棺葬仅限于峡中的六个县(即现重庆市的奉节、巫山、巫溪、湖北西部的巴东、秭归、宜昌),以及峡江两岸溪河峡谷的悬崖绝壁之上。其分布特点是以峡江主流为中心向两岸的支流辐射,由一线多点、多线串连而形成的网状结构。其民族属性和文化内涵、具有十分明显的联系性和共性。

(一)三峡主流悬棺葬的分布情况

三峡主流上起奉节瞿塘峡,下至宜昌西陵峡口,全长约192公里。自古至今,先后发现的著名悬棺点有十余处:

赤岬山“兵书匣”。载于古籍和地方志,穴中棺木数与棺中遗物不详。

粉壁堂。位于夔门南岸,以岩壁上集中有大量古代石刻而得名。岩间有一洞穴高出江面50米左右,中有悬棺一具。

黄金洞。位于瞿塘峡南岸的绝壁上的一个天然石洞。1958年有峡民进洞探宝,得一把巴式青铜剑而归。1996年科学探险队再次进洞,仅见一堆尸骨。

吊槽。位于瞿塘峡南岸峭岩间,高出江面70米左右,中有棺木一具,旁有木桩方孔。

风箱峡。位于瞿塘峡北岸赤甲山半岩间,上距山顶约100米,下距江面约70米,垂直的岩石裂缝处有“风箱峡”三个大字。1971年有三位峡民为了寻找“龙骨”从悬岩上攀入风箱峡,发现岩隙里横置的木桩上叠置着12具棺木,毁坏棺木8具,盗取一柄巴式青铜剑、木剑鞘、一把铜斧、一些料珠装饰品,还有一只制作十分精美的男式圆口镂空雕花铜鞋。风箱峡一带是一个岩葬群,距此处东面50米绝壁的两条岩缝中,仍可见有悬棺存在。

盔甲洞。《夔州志》载:相传此洞为宋代女将穆桂英藏盔甲的地方,这与“孟良梯”一样当然也是一种附会。盔甲洞在风箱峡斜对面的南岸半岩间,下距江面约100米。童恩正先生曾有专文记载盔甲洞悬棺发现的文物。1958年,白帝城供销社请一位老工人进洞探宝,发现棺木三具,取出的文物现存白帝城文物陈列室,计有巴式青铜剑、木梳一把等。

铁棺峡。位于西陵峡南岸巴东境内的楠木园。铁棺峡长达500多米,距江面数十米的峭壁上有一排天然岩洞,因年代久远,悬葬之棺木色泽灰黑如铁,铁棺峡因此而得名,惜洞中棺木屡遭破坏无一幸存。

兵书宝剑峡。位于西陵峡秭归县境北岸,船过香溪即可见崖壁上有一条状突兀岩石象一把宝剑倒插在岩石中,这就是“宝剑”。在下游距江面约200米处峭岩间有一天然洞穴,穴中有一叠形状如书之物,相传为诸葛亮入蜀时留藏的“兵书”,实则是棺木。1955年四川下来几位采药老人用绳索入洞中,发现内有两具棺木,揭开了“兵书”之谜。

(二)三峡支流悬棺葬的分布情况

三峡两岸汇入峡江的溪河,皆为陡峭的峡谷,崖壁半腰均有悬棺葬分布,主要有:

奉节草堂河悬棺群:主要有三架岩悬棺,现洞中仅存木杠。

巫山错开峡氵四氵襄悬棺群:有棺木阡、天子庙两处悬棺,内有悬棺10余具,现仅存4具。

巫山大宁河(巫溪)段悬棺群:主要有龙门峡(因有多处悬棺,亦称铁棺峡)巴雾峡、滴翠峡飞云洞、大昌水口等5处悬棺葬。多为天然洞穴,每洞有1—2具棺木。悬棺穴距水面最低约40米,最高达200余米。成为小三峡里的一大景观。

巫溪县大宁河段悬棺群:主要有烂船湾、月亮洞、猫子石、棺木岩、黄岩硝洞、四方洞、南门湾、凤凰山、九层楼……等10多处悬棺葬,可谓星罗棋布。距巫溪县城北30公里,位于大宁河与东溪河交汇处的荆竹坝悬棺葬群,高崖间石穴交错、棺木累累,计有25具之多,景象十分壮观。1979年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曾攀登上高崖实地考察,对其中18号棺进行了清理,两具尸骨一男一女均少年,随葬物有铜器三件。

巴东县龙船河悬棺群:龙船河古名西氵襄溪,因有悬棺形似木船而得名。从与长江汇合处起的沿河两岸峭壁间多有悬棺,有人统计至少在10具以上,但多遭破坏;距龙船河北面5公里处的罗坪河,绝壁上的自然洞穴里亦有悬棺遗存。

秭归县九畹溪悬棺群:九畹溪位于西陵峡南岸,相传屈原少年时代曾在此溪畔种植九畹芝兰,悬棺群在距峡江约15公里的九畹溪两岸,地名棺木岩。棺木岩高700余米左右,红褐色的崖壁间天生一道横向大裂缝,距地面约50米,裂缝中放置着7具棺木。民间有诗云:“自古流传棺木岩,鸟鸣猿啼动人情,雪飘草木山戴孝,风吹松杉树举哀,春到百花呈奠礼,夜来明月照灵台,不知亡者何朝代?棺木七副洞穴埋。”现棺木都遭盗棺者破坏。

秭归县磨坪青干河支流悬棺群:在西陵峡南岸磨坪乡一处长约120米、高约100米的峭壁上,一排洞穴和石缝中放置有131口棺木。通过望远镜还可看见棺木旁的一捆绳索。这是迄今为止三峡地区发现的最大的悬棺葬群,极具研究价值。尽管还未进洞穴发掘棺中遗物,但考古工作者认为:通过这一捆绳索,有可能解读悬棺如何放置的千古之谜。

夷陵区黄柏河悬棺群:该悬棺群位于西陵峡北岸约20公里的黄柏河两岸。在一处距地面约100米的陡峭岩壁间有一自然洞穴,洞分内外两层,其中放置有30多具棺木,洞中央还有一具较大的套棺,长约2米,高约1米,棺木均为整木挖凿而成,木质坚硬。历史上屡遭盗棺者破坏,1958年和1979年;先后两次有入洞者掀下棺木20多具。与棺材岩隔河相望的龙王洞,也是一处悬棺葬,内有棺木6具。

从以上三峡地区悬棺葬的地理分布情况,可看出一个十分明显的分布特点:即峡江主流的悬棺相对稀少,宛若疏星半月点缀在璀灿银河之间;而峡江两岸支流之悬棺葬则星罗棋布、鳞次栉比,整个三峡地区的悬棺葬分布,便以峡江主流为中心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网状板块。这一特点的形成,与古代三峡民族部落分布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是人口聚居状况的反映。峡中峰高岩陡,少有坪地可供人类居住和农耕,而两岸支流河谷地势稍平,且土地肥沃、交通方便,古民村落大都分布于此。悬棺葬分布正是古代部落、村落分布的缩影。了解这一点,对于研究三峡地区悬棺葬之族属及文化内涵大有帮助。

三峡悬棺葬的地域特色

三峡地区悬棺葬所展示的文化内涵,同中国南方各地的悬棺葬相比较,即有其共同性和许多相似之处,也具有其个性,亦即鲜明的三峡地域特色。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悬棺葬类型上多为自然选择,形式较为单一。由于三峡大峡谷地质结构多为石灰岩,经水溶和渗透后呈现出“喀斯特”地貌(即岩溶地貌),两岸多奇峰峭壁、怪石嶙峋、溶洞迭出,所谓“夷山多名洞”便是三峡地貌的写照。因此,三峡的悬棺葬一般都选择在自然洞穴,而少见有人工开凿式、悬棺木桩式等其它类型。选择不需加工的自然洞穴(溶洞、岩壁间缝隙)作为悬棺葬之地,反映了三峡地区悬棺葬的原始性与古朴性,与新石器时代的土坑葬更为接近。

(二)悬棺的棺木多采用整木挖凿而成。由于古代三峡地区森林资源丰富、古木参天、古人就地取材为棺。悬棺棺木的简易加工和制作粗糙,也表明当时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尚处于落后的农耕时代,距今年代较为久远。

(三)在悬棺的放置方法上因地制宜。悬棺的棺木是如何放置在数百米高的悬崖绝壁之间的洞穴里?这一直是古今学者苦苦探解的一个谜。对此,人们众说纷纭,有的甚至不惜财力做实地模拟实验。有堆物说(即在悬棺下堆积石土或它物以升高)、云梯说(类似古代战争之攻城)、地貌变迁说(认为古代江河水位高于现代,距悬棺葬处距离甚近)、栈道说、“悬索下柩”说。很明显,人们推测的许多悬棺置放方法,都是不切合三峡地区悬棺葬实际的,地貌变迁也难以解释,因为三峡地区自有人类聚居历史以来,未见有如此高水位记载。

据现已发现的三峡地区悬棺葬来看,宜昌学者刘不朽同志认为:三峡地区悬棺在放置方法上采用“悬索法”的痕迹十分明显。最近在秭归磨坪乡发现的悬棺洞穴中犹遗存有一捆绳索,便是“悬索法”的重要痕迹。现代一些进入三峡悬棺中“盗宝”者,均采用从崖上悬绳索下吊入洞而取得了成功,也可以作为佐证。还有一点值得引起重视,那就是“悬索法”乃是三峡山民们惯用的古老传统作业技术,至今山民们在悬崖峭壁间采药、砍柴和劈岩筑路时,仍在普遍使用。当然,这也与峡中民族剽悍、勇敢的素质有关。“栈道法”(即在岩上凿孔架木作栈道)亦有数例。有学者推断:瞿塘峡南岸的“孟良梯”(现存65个方形凿孔)可能是通往悬棺葬洞穴的栈道,因为附近有吊槽、粉壁堂、盔甲洞等多处悬棺葬。但即使用栈道,也还须用绳索辅助。总之,“悬索法”似可破解三峡悬棺“悬”入悬崖绝壁洞穴之千古悬念与悬案。

三峡悬棺葬的年代

三峡地区悬棺葬的年代,在上述论述中已显端倪。通过悬棺遗存物品和碳14测定,大致可以确定其安葬年代。从随葬品来看,专家们经分析指出:长江三峡地区“悬棺葬中的随葬品多为战国时期的柳叶形巴式剑、楚式剑、楚式高背木梳、西汉文帝四铢半两钱,另有西汉时常见的长喙水鸟状和钩头蛇首状带钩和东汉五铢钱等等,这一地区悬棺葬流行的年代大致应为战国至东汉时期。”上世纪80年代初亲自到西陵峡一带作过实地考察的舒之梅先生称:“曾在宜昌新坪棺材岩拣到残棺材板送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放射性碳素断代测定,结果2270前后80年,树轮校正年代2275前后90年,约当公元前325年,时为战国中期偏晚。”两者映证,年代基本上吻合,因此也是可信的。

三峡地区在战国时代是巴、楚聚居之地,其人“半巴半楚”,亦是巴、楚相互争伐之地。《华阳国志·巴志》载云:“楚、巴数攻伐,故置扞关、阳关、沔关。”古代学者考证,扞关有两处:一在巴山县(长阳),一在鱼腹(奉节)。悬葬中之巴式剑、楚式剑,正是当时巴楚间战争之反映。所以可以认为:三峡地区悬棺葬产生的年代,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其流行之盛期在战国时代,至汉代已逐渐稀少流行,仅有一、二处悬棺中发现西汉、东汉钱币便是最好的证明。秦国灭巴后,巴人部落已分散瓦解,大都迁徙出三峡地区。

三峡悬棺葬的族属

悬棺葬的年代与族属有着密切关系。自殷商、西周时期起,三峡地区曾有许多民族部落在此活动和聚居,但战国时代活动时间最长、占统治地位的是巴人和楚人。巴之名最早见之于殷墟甲骨文,当时称之为“巴方”,是一个很有实力的方国。顾颉刚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中考证,“巴方”位于汉水、巴江之间,楚、邓之南。据学者考证,巴人是参加武王伐纣时《牧誓》中八大部落之一。杨守敬《水经图注》认为:“参加《牧誓》大会的彭人,就是著称于春秋经传的巴人,当为武丁时‘巴方’的后裔。”“巴人这一族名,是彭人、宗贝人、板楯蛮夷、月勾忍夷、阆中夷、白虎夷的总称。”杨守敬出生在三峡,对三峡地理、历史颇有研究,其观点极有见地。

《华阳国志·巴志》载云:“其地东至鱼腹”,即今重庆以东三峡一带,正是巴人活动的地域。特别是在三峡悬棺葬中,有10余处出土有柳叶形巴式剑,与巴人在三峡活动的地区、年代三者吻合,足可以证明三峡棺葬的主人是巴人无疑。但是,多年来献身于中国悬棺葬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的陈明芳先生却另有见解,她认为:“长江三峡地区的悬棺葬可能与这里古代亻襄人和延虫人有关”,“可以认为,长江三峡地区的悬棺葬为古代濮人、越人后裔的葬俗。”研究巴蜀文化的著名学者林向先生的观点大致相同,也认为“川东峡江地区的崖葬可能是古代亻襄、延虫族的遗存。”他们不赞同巴人说的理由是共同的,即“巴是国名,而非族名。”上世纪末,四川著名学者段渝先生推出了巴蜀古代文明研究新成果,他指出“古代居息繁衍在这个地域内的各个族也被统称为巴,并由此派生出巴人、巴族、巴国、巴文化等概念。

从这个意义上看,巴这个名称包有地、人、族、国、文化等多层次的复杂内涵,是一个复合性概念。”这可能是对巴是国名而非族名以及三峡悬棺葬的主人是否为巴人的最好的回答。当然,古代生息繁衍在三峡地区的民族多而且杂,对这些民族的起源与演变的研究虽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多为百家之言,尚未有定论。在古史的传说时代,三峡一带当属南方的苗蛮集团,亦即张正明先生在《楚文化史》中所说:“新石器时代江汉地区的土著,是传说中的三苗。”而后又出现“百越”的“百濮”:峡中秭归古为夔国,有学者认为夔即“夔越”,是百越的一支;三峡地区也是“百濮所充”之地,有学者考证“濮在今湖北枝江西”,与巴人活动的地域相同。所以,许多学者都认为巴族可能是越、濮的后裔,或者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亲缘关系。

三峡悬棺葬的文化内涵

自从1000多年前在中国南方发现了奇特的悬棺之后,众多仁人志士就一直在孜孜不倦地探索悬棺葬俗之起源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毫无疑问,奇特的葬俗形式,乃是人类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一种奇特的意识形态和宗教信仰的产物。学者们在探讨悬棺葬起源时,普遍认为这是人类葬俗的演进,悬棺葬与史前人类穴居和新石器时代土葬有密切联系,是一些民族宗教观念的反映。具体到悬棺葬俗形成的原因,则是见仁见智,各说不一,且颇多臆想与猜测,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诸说:

(1)祖先崇拜说。将父母祖先的尸体高置在临水高崖上,既便于后代子孙瞻仰,也能让祖先的英魂保佑子子孙孙繁荣昌盛。古人多有此说:唐张族鸟《朝野佥载》载曰:“五溪蛮父母死……尽产为棺,于临江高山半助凿龛以葬之,自山上悬索下柩,弥高者以为至孝,既终身不复祭祀。”乾隆《珙县志》载:“珙县多棘人人……相传有罗因者,以棘人人尝灭其祖,乃教以悬棺崖上,子孙高显。于是争挂高岩以趋吉。”

(2)普渡灵魂说。古人把人的形体叫作“形”,魂魄附之于形体,即所谓“附形之灵为魄,附气之神为灵”。有学者认为:棺木(尤其是船形棺木)好似独木船,将死者脱离形体的灵魂,载渡到天堂极乐世界。楚辞《招魂》所表现的正是“超度亡者灵魂”这一原始的灵魂观念和三峡地区古老的民族习俗。

(3)“升天”成仙说。古人以为高山高崖距离九天仙境最近,所以称悬棺洞穴为“仙馆”,悬棺葬为“地仙之墓”。子孙将祖先尸骨安葬在高不可攀的悬岩绝壁之上,宛若进入云雾飘绕的神仙境界,既可避鬼怪的干扰,又可以高高地瞻仰祖先。

(4)返水归真或返洞归源说。即所谓来之于水,返之于水,来之于山,返之于山,居之于洞穴,回归洞穴。原始人类曾有过“穴居”时代,狩猎于山林,捕鱼于水泽,对山水自然有着深深眷恋之情。将祖先悬葬于水边山崖洞穴,有送其回归自然之意。《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辞》“质本洁来还洁去”便是回归观念的反映。

此外,还有“保护尸体”说、“抑制天花传染”说等等,不一而足。多为望悬棺而生义、难以令人信服,上述四种主要观点,皆为国内外研究悬棺的学者中甚为流行的见解。各说都有所据,具有一定说服力。

总之,三峡悬棺葬,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从一个侧面鲜明地反映了早期三峡人的人文宗教思想。

现状

关于三峡悬棺,学术界人士众说纷纭,至今仍未获谜底。同时,悬棺群的现状也日益堪忧。据不完全统计,大宁河峡谷地区目前仍保有四十三具悬棺,绝壁凿龛悬棺遗址二百七十四处。重庆巫山县旅游局负责人透露,历经千年风雨,小三峡悬棺群正在不断受到破坏。峭壁半山腰,大面积的岩石风化成土块状脱落殆尽,几具散架的棺木横躺在岩石上,随时可能跌落河滩。

三峡第一悬棺

外棺长2.49米,内棺长1.99米,内棺宽0.49米。似乎都与“9”有关。放置悬棺的岩洞约5平方米,进深不过4米。当日上午抢运时,洞内除棺木外仅能容三人搬运。在第二口棺木中发现8件铜质矛,矛上有人头像。还有一件文物象半边胡芦。棺中文物排放位置整齐,分为前三件、中三件、后三件。第三口棺木中藏有一米见解方长的宝剑一把,似有符号或文字记载。另有铜头木尾弓箭数支。初步判断是2400年到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的巴人岩棺。棺木中还残存有人的骷髅。梅云来说,另外两具棺木中的鸟粪和泥土清理后,估计仍会有文物被现身。棺主身份目前尚无法考证。梅云来说,尚未发现棺木被盗痕迹。

该文章由作者:【二见一树】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