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中的玉器
提起红山文化玉器,眼前马上浮现出龙的形象;而说到良渚文化玉器,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些神异灵鸟了。良渚文化距今约5000-4000年,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太湖流域,因发现于浙江余杭良渚镇而得名。良渚文化与红山文化并驾齐驱,使中国新石器时代玉器发展到最高峰。鸟自由翱翔于天际,先民们便将他们与变幻莫测的天联系在一起。可以说在原始宗教中鸟始终是天神最重要的使者和外在体现物,成为被广泛崇信的对象。虽然在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等古文化遗址中,都发现有玉鸟,但大多是鹰等猛禽,而良渚文化玉器更多地表现鹊、鸽之类较温顺的禽鸟,让人观之可亲。目前已发现的良渚文化玉鸟有立体圆雕和平面雕刻两大类,还是挑几件自己喜欢的实物一一说明吧。

玉挂件的主体是一个蹲踞抬手的侧身男性人像。头部以凹下的圆点表示眼睛,边缘的曲线勾出嘴、鼻,头上方阴刻五条平行弦纹的凸棱表示冠帽,冠帽上方高耸的弧状物象征一束羽翎。人物手向上托举一小兽,小兽前后肢与羽冠相接。顶端一圆雕小鸟,小鸟扁喙微张,硕身翘尾,形象非常生动。学者们认为,此玉饰造型就是通常所说的神人、兽、鸟三者合一,即天神、地、祖先三位一体,是良渚人的崇高信仰。精巧的玉饰是他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古玉的迷人之处就在于此吧。

良渚文化玉器上还见另一种“鸟立坛柱”类的平面雕刻图符,载体主要为晚期的璧和高节琮。左图为良渚博物院藏良渚文化刻符玉璧上的图符;右图为上海博物馆藏玉璧上的刻符。这种刻符如绘画中的白描,轻描浅刻,若隐若现,却感觉极为凝重。如密码般的琢刻风格使此类图符已超越了纹饰的范畴与装饰的需要,属于表意画或刻画符号,甚至已属于原始象形文字的范畴。目前这类图符仅发现于璧、琮等具有明显神崇拜功能的玉礼器之上,因此有学者推测其类似于后世道教的“咒符”,是良渚文化中作为人的巫师和以鸟形象出现的天神之间交流沟通的“密码”。鸟是帮助巫师沟通天地的亲密伙伴,而此类图符也是良渚文化崇信鸟灵的又一物证。
在良渚文化玉器中,鸟被赋予了如此多样化的形象和丰富的内涵。“鸟立坛柱”图符中的鸟宛如居高临下的威严天神;神人兽面图像两侧的飞鸟好象陪伴神灵左右的忠诚使者;圆雕的玉鸟犹如贴身精灵。在这样唯美浪漫的气氛中欣赏着良渚文化玉器,我仿佛也在解读他们的理想和精神崇拜。
扩展阅读
今年翡翠价格走势 翡翠的六多六少 镶嵌类首饰的保养 卯水翡翠的鉴别 墨翠选购知识与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