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汉语汉字)

州(拼音:zhōu)是汉语一级通用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及商代金文,州的古字形像水中有小块陆地,本义是水中的一块块陆地,这个意思后来写作“洲”。“州”又用作中国古代的地理区域划分单位,后来演变成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

州(汉语汉字)

字源演变

象形字。其甲骨文自上而下的三条曲线是“川”字,表示河流;中间的小圆圈,表示水中有块陆地。所以,“州”的本义是指水中的陆地。《诗经·周南·关雎》中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句子,这“洲”本来应该是写作“州”的,“在河之州”就是指在河中的一块小陆地上。金文的“州”基本上与甲骨文相同。小篆就复杂了。三支水流都加上了小陆地。而隶书、楷书为了书写方便,把三块小陆地变成了三个点,写成“州”。

表“水中的陆地”是“州”的本义。后来“州”被用来指行政区划。当“州”有了第二个意义时,人们为了对二者加以区分,就在“州”上加上三点水,造出一个新的形声字“洲”,专指水中的陆地;“州”的意义也固定下来,只指行政区划的单位。这种和县同级的区划单位“州”被取消了。但这种行政区划的名称还保留在许多地名里,如杭州,苏州。

现代释义

详细释义

词性

释义

例句

名词

〈文言〉水中的陆地。

《汉书·司马相如传》:“出乎椒丘之阙,行乎州淤之浦。”

古代民户编制。二千五百户为一州。

《周礼·地官·大司徒》:“五党为州,使之相赒。”

古代民户编制。四十三万二千户为一州。

《尚书大传》卷四:“十都而为师,州十有二师焉。”

古代民户编制。一万户为一州。

《管子·度地》:“州者谓之术,不满术者谓之里。故百家为里,里十为术,术十为州,州十为都。”

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

《尚书·舜典》:“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

《后汉书·桓帝纪》:“二月,荆扬二州人多饿死,遣四府掾分行赈给。”

一种少数民族自治区域的行政区划单位,介于自治区和自治县之间。

周代指离王畿二百里外的行政区域。

《周礼·地官·载师》:“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任远郊之地,以公邑之田任甸地”

周代方伯统属之地。

《礼记·王制》:“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伯。”

古国名。姜姓。春秋初年为杞所灭。

《春秋·桓公五年》:“冬,州公如曹。”

古国名。偃姓。春秋时为楚所灭。

《左传·桓公十一年》:“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

古地名。故地在今河南沁阳县东南。

《左传·昭公三年》:“子丰有劳于晋国,余闻而弗忘,赐女州田,以胙乃旧勋。”

古地名。故地在今湖北监利县东。

《史记·楚世家》:“考烈王元年,纳州于秦以平。是时楚益弱。”裴骃集解引徐广曰:“南郡有州陵县。”

(Zhōu)姓氏用字。

动词

〈文言〉区划地域以聚居。

《大戴礼记·主言》:“昔者明主之治民有法,必别地以州之,分属而治之。”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一】【川部】职流切(zhōu)

水中可居曰州,周遶其旁,从重川①。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诗》②曰:“在河之州。”一曰州,畴也。各畴其土而生之。

?,古文州。

【注释】徐铉注:今别作洲,非是。①从重川:于鬯《职墨》:“从重川,对未见水中可居之义。故上下体特作环抱形,中间三虚处即象水中可居之地。此从虚处象形,象形之又一法也。”②《诗》:指《周南·关雎》。今本“州”作“洲”。

说文解字注

水中可凥者曰州。

段注:凥,各本作居,今正。者字今补。《周南》:在河之州。《释水》《毛传》皆曰:水中可居者曰州。

水?绕其旁,从重川。

段注:水字今补。?绕,各本作周遶,误,今正。?者,帀也。会意。职流切。三部。俗作洲。

昔尧遭洪水,民凥水中高土,故曰九州。

段注:州本州渚字,引申之乃为九州。俗乃别制洲字,而小大分系矣。

《诗》曰:在河之州。

段注:《关雎》文。证州之本义也。

一曰州,?也。

段注:以叠韵为训。?。耕治之田也。

各?其土而生也。

段注:人各耕治以为生。此说州之别一义。其实前义内可包。

?,州,古文州。

段注:此像前后左右皆水。

广韵

职流切,平尤章‖州声幽1部(zhōu)

州,州郡。《周礼》曰:“五党为州。”又姓,《左传》晋大夫州绰。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巛部】州·康熙笔画:6·部外笔画:3

古文:?、?、?、?

《唐韵》《正韵》职流切。《集韵》《韵会》之由切,竝音周。《说文》:水中可居曰州。周绕其旁,从重川。昔尧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故曰九州。一曰州,畴也,各畴其土而主之。《广雅》:州,殊也,浮也。《春秋题辞》:州之为言殊也。《释名》:州,注也。郡国所注仰也。《玉篇》:九州也,时也,宫也,居也。《书·舜典》:肇十有二州。传:禹治水之后,舜分冀州为幽州并州。分青州为营州。疏:《禹贡》治水之时,犹为九州,今始为十二州。左传云:昔夏之方有德也,贡金九牧,则禹登王佐,还置九州,其名盖如禹贡。《禹贡》:冀、兖、青、徐、荆、扬、豫、梁、雍。《周礼·夏官》:九州: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尔雅·释地》:冀、豫、雝、荆、扬、兖、徐、幽、营,九州。疏:《禹贡》有青、徐、梁,无幽、并、营,是夏制。周礼有青、并、幽,无徐、梁、营,是周制。此有幽、徐、营而无青、梁,并,疑是殷制也。《史记·孟子传》:驺衍言:中国名赤县神州。赤县神州内自有九州,禹之序九州是也。不得为州数。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乃所谓九州也。

又《周礼·地官》:五党为州。注:州二千五百家。《论语》: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又国名。《春秋·桓五年》:州公如曹。传:淳于公如曹。注:淳于,州国所都。城阳淳于县也。《括地志》:密州,安丘县东三十里古州国,周武王封为淳于国。

又邑名。《左传·昭三年》:郑伯如晋,公孙段相晋侯,曰:子丰有劳於晋,余闻而弗忘,赐女州田。注:州县,今属河内郡。又《春秋·成七年》:吴入州来。注:楚邑,淮南下蔡县。又《史记·楚世家》:考烈王元年,纳州於秦。注:南郡有州陵县。

又姓。《左传·襄二十一年》:州绰出奔齐。注:晋大夫。

又《尔雅·释畜》:白州驠。注:州,窍。疏:谓马之白尻者也。

又与洲通。◎按《说文》:引《诗·周南》:在河之州,今文作洲,古通。

又叶专於切,音朱。《易林》:鸇鸠徙巢,西至平州。遭逢雷电,霹我葺庐。

该文章由作者:【在山的那一边】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